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
——訪洛玻集團洛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中建材(宜興)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伯民
近年來,我國公眾環保低碳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導下,綠色低碳生活蔚然成風。7月20日,工信部官網站消息,工信部印發修訂后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簡稱《辦法》),對光伏玻璃產能置換實行差別化政策,新上光伏玻璃項目不再要求產能置換,但要建立產能風險預警機制。《辦法》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光伏玻璃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作為央企背景的中建材(宜興)新能源有限公司秉承“差異化”經營策略,主動扛起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不斷創新研發高效率、超輕薄光伏組件用玻璃,在薄玻璃生產、全氧熔化、高透光率等技術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對此《企業觀察報》專訪了洛玻集團洛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建材(宜興)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興新能源)總經理楊伯民。
楊伯民向《企業觀察報》介紹,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已達到240GW。根據中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預計“十四五”期間國內年均新增光伏裝機規模可達70GW,樂觀預計的規模將達到90GW。我國光伏玻璃有效產能32580t/d,產能規模占全球的90%以上。光伏壓延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將有利于光伏玻璃產業降低成本加快技術迭代,從而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成本。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這一變化適應光伏產業的大發展格局,也是中國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的主動貢獻。
《企業觀察報》:那么光伏玻璃和普通玻璃相比有何不同?
楊伯民:光伏玻璃與普通玻璃可以按生產工藝和用處進行分類,光伏玻璃主要采用超白壓花工藝,而普通玻璃多數采用浮法工藝進行生產。光伏玻璃可承受的溫度遠遠高于普通玻璃,可承受 500 度以上的表面高溫,并且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性能也不會發生嚴重變化。光伏玻璃透光率較普通玻璃也更高,更適合作為光伏組件封裝材料使用。根據使用的性質和制造方法不同,光伏玻璃又可分為3種產品,即平板型太陽能電池的蓋板,一般為壓延玻璃;在平板玻璃表面鍍上通常厚度只有幾微米的半導體材料制成的薄膜電池導電基片;集熱式光伏系統使用的透鏡或反光鏡類的玻璃。這3種產品的特性和作用完全不同,其附加值也有很大的差別。
《企業觀察報》:據了解,宜興新能源率先研發1.5mm超薄系列光伏玻璃,此系列玻璃優勢在哪?
楊伯民:玻璃越薄,其導熱性越好、重量越輕。超薄高透系列光伏玻璃既可以增加組件散熱速度,延長組件使用壽命,又可以減輕組件重量,從而減少組件運輸、安裝成本,便于低荷載的屋頂分布式、漁光互補電站應用。宜興新能源技術團隊通過從理論上進行分析,并不斷實踐驗證,成功研制1.5mm超薄光伏玻璃新產品,填補了國際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開創了光伏玻璃輕量化的新紀元;通過自主研發創新金剛玻璃(超白光伏鏡面單絨玻璃),推出光伏玻璃“鏡面面板+浮法背板”組合封裝材料,快速搶占雙玻市場份額,躍居行業高地;通過對鍍膜設備進行改造升級、對技術參數優化調試、驗證測試,率先實現雙層膜玻璃量產,提高了面板玻璃的透光率,可使組件的CTM值提升0.5%。但由于玻璃越薄的同時,產品的抗沖擊性、載荷強度、彎曲強度等各項指標仍然需要保障,超薄光伏玻璃的各項性能提升將是公司下一步的主攻方向。
《企業觀察報》: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決定企業發展的速度、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宜興新能源在創新發展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在促進企業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楊伯民:宜興新能源在中國建材集團“4335”指導原則和凱盛科技集團玻璃新材料“3+1”戰略布局的引領下,充分發揮混合所有制企業“央企實力”+“民企活力”的優勢,打破光伏玻璃傳統生產方式,采用智能制造和阿米巴經營相結合的創新模式,經營效益逐年攀升,大幅領跑市場同行,實現了跨越發展。在國內市場雙玻組件往輕薄化發展的趨勢下,宜興新能源堅持創新驅動企業發展,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搶抓機遇,擴大產能,技術創新成果和自主創新成果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并突破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和消除管理“短板”問題。宜興新能源扎實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促進技術升級,在保持行業領先水平的同時進一步做好充分的技術儲備,創新增效、質量提效、管理創效。
《企業觀察報》:我們看到光伏現在從地面電站到戶用光伏,越來越接近地氣。宜興新能源如何更好走向民眾,走進生活?
楊伯民:光伏發電是頗受民眾追捧的綠色可再生能源之一,已經在世界各地掀起一陣光伏熱潮。毫無疑問,在能源的需求日益上升,“無污染、無輻射、能賺錢”的綠色能源——屋頂光伏是當下討論得最為火熱的話題。光伏發電的優點在于一方面不僅能為城市提供清潔能源,還能減少城市污染和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光伏的大范圍使用也能使得城市的效率實現大幅度的提升,如光伏公交站、光伏車棚、光伏公交等。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光伏逐漸從地面電站到戶用光伏。為了提供更優質的玻璃,更好地走向民眾,宜興新能源與隆基、東方日升等大型組件企業成立了專項研發小組,對屋頂分布式應用組件進行共同研發,開展“減重增效”公關,使組件的整體重量大大減輕,發電效率大大提高。研發成果后期將會逐步推向市場,讓老百姓安心、省心地體驗光伏發電帶來的低碳生活。
《企業觀察報》: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宜興新能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宜興新能源有哪些規劃和發展路徑以重塑新的角色,再上新的臺階?
楊伯民:碳達峰、碳中和是國家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作為光伏發電組件不可缺少的封裝材料,光伏玻璃行業迎來了穩定向上的發展期,公司會在綠色材料、綠色建筑的應用推廣上持續努力。最近,工信部還對光伏玻璃需求進行了預測,預計到2025年,光伏壓延玻璃缺口較大,光伏玻璃產能的結構性短缺問題已經顯現。因此,宜興新能源的核心經營策略為“差異化”,公司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備量產 1.8mm 以下超薄光伏玻璃的企業,在超薄生產技術上行業領先。與此同時,公司正在規劃的“太陽能裝備用光伏電池封裝材料”項目將采用新一代智慧工廠技術,集余熱發電、光伏發電等先進裝備系統于一體,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為實現國家“碳達峰、 碳中和”做出最大的貢獻!
《企業觀察報》:2021年是建黨一百周年,宜興新能源如何將“紅色精神”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以推動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楊伯民:宜興新能源堅持黨建引領,將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建設到生產第一線,將黨的組織優勢運用到生產經營的關鍵節點,帶動廣大黨員群眾從歷史和現實兩大維度汲取奮進力量,使得黨建與生產經營互融互促。公司黨支部圍繞“發展”推進經營工作主線,通過對標世界一流,著力強化項目建設和質量提升兩大支撐,以實現黨建“紅色精神”動力向生產戰斗力的動能轉化,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切實以優異成績向建黨 100 周年獻禮。